新闻中心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星空体育布会 围绕“谱写陕西新篇 争做西部示范”作介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6月6日,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7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先生,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王海鹏先生,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喜民先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习始终牵挂三秦人民、关心陕西发展,多次亲临考察指导,赋予我们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重要使命。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去年达到3.38万亿,连续跨越两个万亿台阶。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创新和产业加速融合。陕西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我们发挥科教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十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0.31个百分点、达到2.34%,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加3500多亿元、突破4100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71.72%、提高15个百分点。培育形成航空工业、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屡破世界纪录,超导、特高压输电、新型显示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代煤化工、高端无人机、金属增材制造、旱作节水农业全国领先,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钛金属加工产业规模、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1。近三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9倍和1.6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第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增强关中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陕北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加力提速,两市城区实现地铁直联,企业登记等380项政务服务实现跨域通办。十年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2万亿、接近翻了一番,城镇化率达到65.16%、提高13.59个百分点。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小麦、油菜、番茄育种技术全国领先,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达到9个、居全国前列,全世界每7个苹果、每4个猕猴桃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羊乳、木耳、茶叶等“土特产”正成长为“大产业”。
第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截至去年底,实有企业156.5万户、十年增长了3.1倍。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省属企业营收、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居全国前列。我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率先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累计为130多个国家培训了4700多名农业官员和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陕西中欧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12.8%,突破5300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十年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2%、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自贸试验区探索的集成退税服务、通关便利化、科创企业票据融资等38项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
第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们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林地、草地、湿地占全省总面积的71.3%,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在II类以上。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绿电装机规模十年间增长了8.5倍、突破4000万千瓦,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实现新突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45万吨。
第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近三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8所高校和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8所高职院校和12个专业入选“双高计划”,数量居全国前列。国家儿童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7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精彩圆满举办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建成开放西安国家版本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去年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6.5%,五一假期,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就达到45万人次,来陕西赏文物、访古迹,着汉服、品国风的游客越来越多。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在此,诚邀各界朋友走进陕西,感受三秦魅力,见证陕西发展。谢谢大家!
赵省长刚才提到陕西科教资源丰富,请问陕西如何将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谢谢。
感谢科技日报记者对陕西创新发展的关心关注。陕西科教资源丰富,聚集了110多所高校,有1800多家研究机构院所坐落在陕西,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陕西有27个,有74名两院院士在陕西工作,共有23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们规划布局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说,创新是陕西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我们重点从两方面发力,不断向科技创新要经济贡献力、要发展新动能。
一方面,瞄准国家所需,全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陕西始终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比如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天问探火等这些重大项目均有陕西科技力量作出的贡献。在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陕西的获奖数目都名列前茅。下一步,我们工作重点是:加快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建好国家授时中心、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用好这些设施,必将进一步提升陕西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目前陕西在光伏电池转化效率、集成电路大尺寸硅材料制备方面具有领先水平。我们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在诸多领域的技术领先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实验室创建体系,在争创国家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布局陕西实验室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的矩阵。总之,我们将把国家所需和陕西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国家打造更多的国之重器。
另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才能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近年来,我们下大气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焦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实施“三项改革”,通过近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许多可喜成果和变化。近三年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了1.8倍,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了2.3倍,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去年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同比增长15.3%,增速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从2020年的6000多家增长到去年的1.6万家。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当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目标要突破1万家,去年已突破1.6万家。
这些变化都反映出陕西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优良创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创新平台建好,把改革经验发扬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更好赋能陕西高质量发展。谢谢。
我们了解到近年陕西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方面推出了一批重磅项目,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陕西工业体系完备,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建设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优势。近年来,围绕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培育了一批具有新质生产力特点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一方面,我们发挥能源产业的“压舱石”作用。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同时,每年我们生产的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输送给了兄弟省份。作为能源大省,在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当中做出了陕西贡献。近年来,我们还加快建设布局清洁能源项目、储能项目,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另一方面,陕西又是高品质煤炭资源的富集区。我们在陕北布局了一大批煤化工项目,围绕着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建设从煤炭制品到化工产品,到成品油制品的产业链,一大批国家级的重点产业项目在陕北聚力成势。
陕西在先进制造业方面跑出了加速度。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都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我们建成了电池、电机、电控生产基地,形成了以乘用车到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为核心的发展格局。近三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年均160%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在太阳能光伏方面,陕西诞生了三个“世界第一”:一是晶硅太阳能转化效率屡创世界纪录;二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硅片出货量居世界第一;三是加工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金刚石线出货量世界第一。去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5倍。
半导体产业茁壮成长。在陕西汇聚了相关知名企业、研究院所、机构达到300余家,闪存芯片产能约占全球15%。
下一步,我们还将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省级特色制造业集群,构建以先进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我们将聚焦未来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光子、人工智能、超导等具有潜在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不断开辟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谢谢。
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陕西围绕优化企业开办流程、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请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陕西还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您所说,陕西连续两年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实施了一系列切口小、见效快、可推广的改革措施,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37项做法得到国家肯定推广,2项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比如,在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我们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各领域各环节,从压减时间、优化流程、规范程序等多方面发力,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时间压减到2.5个工作日,39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156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推出“项目管家”帮办代办等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比如,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我们开设“市场准入壁垒问题线索征集平台”,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每月召开各层级的政企恳谈会,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和专项融资服务,持续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着力破解政策获得难、融资增信难、企业办事难等问题,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2023年,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99.06万户、增长20.56%,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升。
比如,在优化服务监管方面,我们建立完善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机制,深入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一线问需于策,在市场监管领域探索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上线运行“陕企通”一站式涉企服务综合平台,推动惠企政策靠前发力、直达快享,受到经营主体普遍欢迎。
比如,在促进贸易投资方面,我们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排头兵作用,加快构筑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全国第一,国际货物实现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物流成本降低30%,2023年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对中亚出口增长2.2倍。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水量源自于陕西,陕西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使命。请问,陕西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首都北京人民每喝一杯水中有七成来自陕西,我们以汉江星空体育、丹江为重点,进行大保护,守护好水源地。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已经在陕西深入人心。现在这里“鱼翔浅底、人水和谐”,对生态环境品质要求极高的朱鹮,种群数量由最初7只发展到全省近7700只。陕西纵跨长江、黄河流域,生态要素非常丰富,同时也非常脆弱,我们全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努力作出陕西贡献。
我们守好三个生态屏障,在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的同时,坚决当好秦岭卫士,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狠抓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质量达到了最高类别,刚才省长也介绍了这个情况。我们坚决守好黄河母亲河,有多少汤就泡多少馍,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固土和增绿、控源和节用、治污减沙与降水耗,通过我们的努力流经关中平原500多公里的渭河已经被称为最美家乡河,黄河壶口清流飞瀑已成为奇观。
我们坚决打好两场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高质量治标和有机治本并重,举全省之力开展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成效已经初显。从大雁塔远眺秦岭,悠然见南山的美景重现。保障饮用水、消除黑臭水、净化河湖水、留足生态水,全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强化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同时我们打好黄河几字湾攻坚战,下大力气推进陕北毛乌素沙地、白于山区荒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我们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我们走好一条转型之路,逐“绿”前行,统筹推进关中科技赋能、陕北能源转型、陕南绿色升级,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经过我们的努力,太阳能光伏、新能源乘用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值超千亿的产业加速发展,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途径,今天陕南的父老乡亲已经吃上了生态饭。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定力,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综合治理,以美丽陕西的新颜值,为扮靓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陕西文旅资源丰富,我们知道有大雁塔、兵马俑、秦宫汉墓遗址,游客络绎不绝,请问陕西是如何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陕西文旅的热情关注。正如您所说,陕西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拥有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挖掘和展现陕西的独特魅力,以此来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努力让陕西的魅力跨越时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文明传承、文化繁荣,贯通历史和现代,让人们通过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4000多年前的石峁遗址、何尊铭文里的“宅兹中国”、周秦汉唐等14个朝代的都城遗址、秦岭祖脉、国粹秦腔等感触历史印记、山河壮丽、文化之美,从革命圣地延安体悟中国的成功之道,从新时代发展成就激荡奋斗之志,可以说在陕西,能够在遍览千年之宝、俯瞰岁月流淌、拥抱华夏文明中把握时代精神脉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我们努力让陕西的魅力融合呈现。我们把握文旅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和理性繁荣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布局建设8条重点产业链,拓展优化以西安为中心、全省联动的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让“追着文物游陕西”“跟着演艺游陕西”“诵着诗词游陕西”等成为潮流,努力将西安游客“流量”转化为全省“留量”和产业“增量”。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令人惊艳,《将进酒》尽显诗意陕西的极致浪漫,大家熟知的“大唐不夜城”“长安二十时辰”等引领时尚,革命旧址游人如织,钟鼓楼旁、古城墙下身着唐装汉服的人群漫步街头,《长恨歌》《延安保育院》等观演火热,袁家村、朱家湾等乡村旅游火爆出圈。2023年,全省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6.5%、150.6%。
第三,我们努力让陕西的魅力播撒友谊。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认真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依托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平台,做优做强丝路文旅新IP,推出一系列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在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实践中讲好陕西故事、丝路故事、中国故事。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星空体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陕西力量!热忱欢迎更多中外朋友走进陕西、爱上陕西!
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三大片区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发展基础也不尽相同,请问近年来陕西在推动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如这位记者朋友所说,陕北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陕南是秦巴山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各不相同。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全省发展一盘棋,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抓手,按照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功能县的定位,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施分类管理。2023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了1.62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48%,已经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推动三大板块相互赋能、联动发展。
在关中地区,我们狠抓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关中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全省的近九成,投入强度达到3.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与创新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省的八成,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融合互惠效应逐渐增强,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狠抓创新发展,带动周边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等市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陕北区域加快能源转型,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启动了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我介绍陕西产业体系时也提到,陕北地区正在加快能源产业建设,通过几年努力,榆林、延安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省28%,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近五成,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20%。
陕南地区重点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储能、旅游康养、消费品制造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陕北风电光电的发展,与之对应的,在陕南布局了多个抽水蓄能项目,与陕北绿电项目形成配合。此外,消费品制造业在陕南得到了很好发展,像富硒食品、毛绒玩具等一些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很强,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不断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谢谢。
网络上看到一些数据显示陕西在居民收入方面虽然与东部沿海省份仍然有一定差距,但是收入的增速保持了较快增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陕西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有哪些做法?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感谢您对陕西三秦百姓幸福生活的关注。陕西作为西部省份,常住人口近4000万人,居民收入与东部沿海省份还有一定差距,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短板。近年来,陕西着眼于实现共同富裕,持续把增加居民收入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全力促进居民增收致富。近三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跑赢同期经济增速,我们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就业服务促增收。有效实施助企稳岗、扩大就业、职业培训等组合政策,全力稳定居民就业,打牢工资性收入这一居民主要收入的增长基础。举个例子,以以工代赈项目为例,近三年我们安排专项资金16.13亿,支持项目859个,吸纳农村务工群众超过4万人,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二是抓特色产业促增收。主要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苹果、猕猴桃、富硒食品、食用菌、奶山羊、小杂粮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居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比如,陕西苹果产业链产值超过1300亿元,延安的苹果收入对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贡献达到六成以上。
三是抓财产增值促增收。扎实推进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着力提升分红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占比,更好支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四是抓劳务协作促增收。深化与江苏省东西部协作,近三年来通过劳务协作机制,实现了约8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促进居民增收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今年我们也谋划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认定15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打造10个有地域特色的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在促进居民就业方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实施促增收措施,三秦百姓的腰包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谢谢。
陕西是我国邻居最多的省份,与我国八个省区市接壤,在发挥交通枢纽作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请问陕西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陕西在我国版图上处在居中位置,在连接南北、承接东西上我们优势和责任并重。我们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同时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是连通大动脉。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主骨架有4条经过陕西,西安到延安、西安到重庆、西安到十堰等五条高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28年将实现市市通高铁,通车里程超2000公里。我们扩能加密高速公路网,通过智慧化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700公里,24条国家高速公路和全国路网融为一体。
特别向记者朋友报告,通过我们的努力,过去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更多是出行中的歇脚点,现在正逐渐成为出行消费的打卡地。
二是畅通内循环。以交通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刚才省长也介绍了陕西的三大片区情况,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8.8万公里,十年间增加约2.3万公里,路网更加通达顺畅。西安地铁里程即将超过400公里,轨道上的都市圈使西安和咸阳这两座古老城市告别了双城记,迈向同城化,更好地支撑了西咸一体化发展,16.1万公里的农村公路,遍布20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角角落落,县乡村客货邮基本服务网络已经实现全覆盖,今天的“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农民兄弟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和振兴路。
三是服务新高地。全国十大枢纽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内航网通达性居全国之首。累计开通108条国际航线个城市,特别是去年,中国中亚峰会前夕,我们率先开通了覆盖中亚五国客货运航线,通过一年的努力,今天我们航班架次增长了四倍,旅客人数增长了五倍。再跟大家报告一下,机场正在扩建,今年年底机场的扩建工程将陆续投入使用,投产达效后,这个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109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届时它的保障能力将达到旅客超过8300万人次,货邮将突破100万吨。同时,刚才赵刚省长也介绍了中欧班列的情况,目前中欧班列开行量约占全国1/4,远行至马德里、巴黎、鹿特丹等城市,覆盖欧亚大陆全境,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货运通道之一。机场枢纽空港和中欧班列陆港已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坚强支撑。
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综合交通网络,方便了群众出行,畅通了要素流动,有力支撑了陕西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谢谢。
陕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请问未来,在扩大对外开放上陕西省有什么举措?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正如记者朋友所提,陕西是一个内陆省份,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让我们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当前我们着重发挥三个方面的优势,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第一,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目前陕西同世界各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近十年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7.5%,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去年,我省净增加外贸主体513家,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去年重卡出口增长100%,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了11.5倍,集成电路出口占全国近10%。
在利用外资方面,这些年我们亮点也很多,像三星电子、可口可乐、益海嘉里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陕西,扩大投资。
下一步我们还将下力气培育更多外向型经营主体,支持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持续巩固优势产品的出口,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持外贸外资的增长势头。
第二,发挥区位优势,畅通开放通道。陕西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中欧班列已经常态化开行,一共有18条线路,覆盖亚欧大陆全境,物流综合成本优势突出,运输时间大约为海运的三分之一,平均费用相当于空运的九分之一。
我们也开展了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退税时间目前压缩至3天。与此同时,我们加快建设西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投运了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累计在23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53个海外仓,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我们还将全力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辐射能级,着力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第三,发挥人文优势,密切交流合作。充分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我们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41个国家113个省州、城市建立起友好关系。在文化方面,我们成功举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教育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开始招生。在考古发掘方面,陕西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联合考古,已经与共建“一带一路”八个国家、十四个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一系列的中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将聚焦文化、教育、旅游等重点领域,不断提高国际人文交流水平,为促进民心相通贡献陕西力量。
下半年,在陕西西安我们将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将举办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欢迎海内外的朋友参会参展,寻求商机,实现共赢。谢谢。
谢谢赵刚省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本次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介绍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围绕“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走好青海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介绍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围绕“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作介绍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作介绍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星空体育星空体育星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