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星空体育app下载养老行业留才不能只靠“情怀”

2024-05-14 00:10:0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行业用人需求日益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为适应这一需求,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支持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据报道,北京一所职业院校开设养老专业10年来,招生人数翻了4倍,今年前来咨询该专业的人数更是远超招生人数。

  人们对养老行业前景的期待毋庸置疑,然而,行业一线实际环境如何呢?近日,一名年轻从业者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完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习、进入一家养老院就职3年来,她成了同班同学中唯一一个没有转行的人。

  一面是蒸蒸日上的养老行业和养老专业,另一面却是高离职率和高转行率——这既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难以有效纾解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步入养老行业,“养老行业为何留不住年轻人”的问题值得深思。

  在各类养老需求中,日常照护依然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医学和护理常识,还需要他们有超乎常人的细心、耐心与恒心。特别是面对患有身体疾病或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工作人员需要随时响应、时时照护,既要变着花样“哄老人开心”,也难免经手各种“脏活”“累活”。一方面,和老人的彼此陪伴是“双向治愈”的过程,老年人提供的正向反馈能够为年轻人带来内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全天候、高强度的工作下,体力和情绪的双重耗竭也在所难免。

  此外,由于养老行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缺少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和收入预期,这与较高的工作强度并不匹配,难免让刚入行的年轻人感到“失衡”甚至“失望”。对年轻一代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技能提升、资源积累和自我成长的重要路径。若是养老企业和机构难以提供有效的物质激励、可预期的薪酬增长、高质量的员工培训和明晰的职业上升通道,年轻人自然会跳槽,优先选择发展更为成熟和完善的行业。

  与此同时,职业更是对个体在社会当中的角色和身份的定义,一定程度上的“职业污名”让年轻人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和价值认同。事实上,养老行业中涉及的工种纷繁多样星空体育app下载,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也有不低的门槛。但养老行业从业者时常会被片面地理解为“伺候人的”,这无疑严重削弱了其职业能力、个人价值以及公益性的社会意义。更可怕的是,这种刻板印象不止来自于外界评价,有时也来自于难以产生获得感的从业者的自我暗示。

  对于在养老行业中坚守的年轻人,人们纷纷点赞并予以鼓励:“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请一定坚持下去!”诚然,要使养老行业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必然要激发他们献身养老事业的“情怀”;但要使这一行业能够长久地留住更多人才,却不能止于一腔孤勇。

  首先,要考虑到养老从业者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角色公益性,通过行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与补贴,从待遇上解决养老行业留才的“燃眉之急”。目前,多地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将养老服务从业者纳入人才目录,开展各类养老职业技能培训并出台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补贴办法。未来,或许也会出现针对年轻养老行业从业者,尤其是高技能年轻人才,提供额外的人才引进、积分落户和市民待遇等方面优待。这对提升从业者“获得感”和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都将是实打实的帮助,责任感与职业认同感也会增强。

  同时,养老企业和养老机构也应主动出击,明确响应年轻从业者的职业发展需要,增强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养老行业从业者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体系,勾勒出其从普通员工到组织带头人的发展路径,让年轻从业者能够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都能有目标、有动力、有成长。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高效的养老分工体系与协同机制,引入人工智能医疗和辅助技术,打造“智慧养老”,将年轻从业者从日常重复星空体育官方网站性照护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管理工作和创造性工作中。(作者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星空体育官方网站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近日,江苏公布了该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168人评上全国首批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在行业内引发热议。[详细]

  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根据过去近30年的经验,消费占比提升没有带来经济增速反弹,反而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